近日,广东工业大学朱昌宝教授团队联合厦门大学杨勇教授团队面向高性能钾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发表最新综述。论文以《Enabling High-Performance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Potassium-Ion Batteries: Ionic Transport, Size and ElectroChemoMechanical Effects》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14.1)。其中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广东省传感物理与系统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该综述聚焦钾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指出其因其较大的离子半径面临离子扩散缓慢与脱嵌过程中体积变化大两大核心挑战,因此需对离子输运、尺寸效应以及电-化学-力学耦合特性有深刻理解,才能实现钾电电极材料的理性设计和可控制备。本综述从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成本五个维度综合评估了钾基电池,并系统剖析电极的离子传输特性(关键输运特征、基本要求、异常案例、调控方法、输运测量及预测)、尺寸效应(对动力学、热力学及钾离子存储及输运机制的影响)与电-化学-力学耦合特性(成分-结构调控、纳米结构与界面工程优化),并强调高熵电极与机器学习在材料设计中的关键作用,为高性能钾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工业应用提供指导。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509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