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1.学院概况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前身是2000年4月创建的应用物理系,2003年更名为应用物理学院,2005年再更名为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00年秋季开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招生,2001年开始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专业招生,2004年开始物理电子学专业硕士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招生,2012年自设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13年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更名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年开始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硕士招生,2023年开始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招生2025年开始量子信息科学专业本科招生。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现位于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实验三、四号楼,下设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物理系、实验中心、党政办公室。学院现有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物理电子学”2007年被广东省列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2012年被广东省列为省级重点学科—优势重点学科。学院是广东省物理学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光学学会的理事单位。自办学以来,学院为广东省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师资团队

学院现有一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90名专任教师中教授26人,副教授2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58.9%,其中校“百人计划”特聘教授4人,校“青年百人计划”引进人才3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有79人,占教师总数的87.8%;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导师52名。学院在光信息、电子、材料物理与化学等学科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0多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各项科研课题共160多项,总立项经费8000多万元。研究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300多项,获省自然科学技术奖1等奖1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科研论文900多篇,其中SCI、EI索引收录600多篇,外文刊物论文500多篇。

3.科研平台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是广东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学院拥有传感物理与系统集成应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以及光电技术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电子技术专业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建有基础物理研究中心,包括铁电热电材料实验室、超快光学实验室、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室、超材料实验室、超声成像实验室、量子自旋器件物理实验室和计算物理中心等。同时,学院积极促成与相关学科研究所及实验室的合作,创建省级联合培养基地2个、校级联合培养基地4个,推动学院科教融合积极发展。

4.学术成果

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级项目26项省部级项目6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6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逾263件,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

5.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厚基础,宽口径,求创新,重就业”的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广东省产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学院坚持研究生科研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的协同培养,通过导师、科研平台、联合培养基地等多方合作,注重因材施教及产教融合,旨在培养具备学科领域扎实理论知识和研究技能的高水平人才。

学校为推免生设立丰富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并可优先申请纳入学校“研究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或“研究生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享受培养计划专项奖学金(10000元/生/年),同时配备最优秀的导师和最优质的培养资源。此外,推免生还可申请获得国际合作交流专项资助等。

6.就业前景

近三年研究生平均就业率达97%,超过85%的毕业生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珠海、中山等珠三角地区就业,约60%的毕业生在广州和深圳两市工作,就业单位有广东电网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照明电气制造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7.学子风采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许多优秀校友,如2010届材料物理与化学毕业生董华锋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现任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宋恩海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吴浩怡现任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光信系副主任。胡敏强现任明纬(广州)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经理,吴智杰入职上海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苏永俊入职深圳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等。

二、推免生招收对象

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的2026全国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三、招生专业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制

学术学位硕士

0803

光学工程

三年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三年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三年

专业学位硕士

085408

光电信息工程

三年

学术学位博士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五年

四、申请与招收程序

1.申请免试攻读我校2026年研究生均需在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含直博生)预推免报名系统(网址:https://ehall.gdut.edu.cn/gsapp/sys/yjsbmxsd/entrance.do)进行网上报名(含本校推免生)(具体操作指引请见附件)。申请人填写《广东工业大学2026年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申请表》(见附件),纸质版于复试时提交。

2.申请人通过预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申请资料,包括学生证、身份证(正反面)、本科学习成绩单、英语等级证明(四六级或者托福雅思)、其他学术论文或获奖证书的扫描件等材料。每个电子版文件采用pdf文件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2M为宜。

3.我校将于9月中下旬起陆续开始复试资格审核,初审通过后,学院将联系考生通知具体复试时间及安排。请意向申请考生务必在9月18日前在我校预报名系统完成报名工作。

4.收到我院复试通知的申请人应及时登录学院网站查阅所报读学院公布的复试办法,根据复试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并按时参加复试。

5.通过我院复试并拟接收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考生,必须于9月22日在教育部“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我校。我院将在系统功能开通后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及“待录取通知”;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在“推免服务系统”接受“复试通知”及“待录取通知”。

6.请考生在接到待录取通知的24小时内系统确认录取,否则视为放弃。

五、奖助体系

 

 

 

 

层次

类型

国家奖学金

学业奖学金

助学金

优先入选“拔尖计划”和“卓越计划”

优秀拔尖创新型人才奖学金

等  级

金  额

博士生

30000元/年

一等奖

18000元/年

29000元/年

20000元/人

30000元/人

二等奖

15000元/年

三等奖

12000元/年

硕士生

20000元/年

一等奖
(推免生新生全覆盖)

10000元/年

6000元/年

10000元/人

15000元/人

二等奖

6000元/年

三等奖

2000元/年

六、学院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0-39322266

电子邮箱mitingting@gdut.edu.cn

学院官网https://wlgdxy.gd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