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在2013年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此前经过十年建设与积累,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4个二级学科中的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态电子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其中物理电子学是省重点扶持学科。学科已经在光电子器件与技术、电路与系统、电子功能材料与固体器件、射频电子技术等学科方向的研究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特色:本学科研究紧紧围绕广东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共性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本学科在国内率先应用激光投影扫描技术,针对大面积且高密度的印刷电路板进行图像转移制作和大尺寸液晶显示器(LCD)光刻制作整机设备的研制和开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围绕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化与信息融合等重大需求,解决了分布式视频信号编码和通信、文本载体隐蔽通信等关键技术,实现网络通信、网络视频通信和数字家庭中信息的高效安全交互以及自动识别与测试、智能传感器网络等工业化与信息融合过程中的应用等问题,成功在实现包装装备、电子装备、智能家电等行业的产业化应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
(一)优势:
1、在电子器件和整装设备研制上,若干方面取得了广东领先地位。在国内率先针对大面积且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图像转移制作和大尺寸液晶显示器光刻制作的研究。在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资助下,制作出样机,已通过广州市科技局的验收。在包装装备、电子装备、智能家电的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经济效益,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大功率镍氢电池用碳纳米复合极的充放电性能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领先优势,成果分别获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
2、本学科科学研究取得多项成果。近5年,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6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立项 26项,总研究经费达1263万元。发表研究论文210篇,其中75篇被SCI/EI收录。获专利授权4项,获得2019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一单位),获省、市科技进步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
3、有较好的本科人才支撑。本学科每年招收相关专业本科生800人。近5年为社会输送了合格本科生2200人、研究生55人 ,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与好评。
(二)必要性:
电子信息产业是广东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省高校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远远不能适应该产业发展。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省重点工科高校,每年招收一万余名本科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以及相关专业每年招收学生约占总数的8%,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学校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广东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建设,对广东省电子支柱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服务。
2、业务水平和能力要求: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及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现代理论和应用的发展水平,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相关学科发展动态,并具有较广阔的相关知识背景;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能够在光电子技术、微电子、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微波技术等方面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
3、能够使用一门外国语(英语)开展科研工作,能熟练查阅英文科技文献,并具有一定的外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4、具有较高科学研究素养。具备较强的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结合新兴产业的发展,能把材料相关的成果应用于产业中;注重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相结合的成果发展。
5、能胜任在科研单位、生产部门或高等院校从事有关方面的研究、科技开发、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
(一)射频与无线通信;
(二)电路理论与应用电子技术;
(三)微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光电子技术及应用研究。
四、学制与培养方式
(一)学制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期限为5年。
(二)培养方式
1、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制。应在导师指导下于入学后两周内制定出培养计划,一般应于第四学期参加中期检查,并完成教学实践环节。
2、培养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和必修环节两大部分。课程包括了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共四部分;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术活动、教学(社会)实践。部分课程包括实践环节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