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在2013年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此前经过十年建设与积累,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4个二级学科中的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态电子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其中物理电子学是省重点扶持学科。学科已经在光电子器件与技术、电路与系统、电子功能材料与固体器件、射频电子技术等学科方向的研究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于2020年自设“电子信息(电子与光电工程方向)”专业硕士点。
(一)特色:
本学科研究紧紧围绕广东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共性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本学科在国内率先应用激光投影扫描技术,针对大面积且高密度的印刷电路板进行图像转移制作和大尺寸液晶显示器(LCD)光刻制作整机设备的研制和开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围绕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化与信息融合等重大需求,解决了分布式视频信号编码和通信、文本载体隐蔽通信等关键技术,实现网络通信、网络视频通信和数字家庭中信息的高效安全交互以及自动识别与测试、智能传感器网络等工业化与信息融合过程中的应用等问题,成功在实现包装装备、电子装备、智能家电等行业的产业化应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
(二)优势:
1、在电子器件和整装设备研制上,若干方面取得了广东领先地位。在国内率先针对大面积且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图像转移制作和大尺寸液晶显示器光刻制作的研究。在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资助下,制作出样机,已通过广州市科技局的验收。在包装装备、电子装备、智能家电的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经济效益。2019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一单位),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大功率镍氢电池用碳纳米复合极的充放电性能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领先优势,成果分别获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
2、本学科科学研究取得多项成果。近5年,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6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立项 26项,总研究经费达1263万元。发表研究论文210篇,其中75篇被SCI/EI收录。获专利授权4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
3、有较好的本科人才支撑。本学科每年招收相关专业本科生800人。近5年为社会输送了合格本科生2200人、研究生55人 ,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与好评。
(三)必要性:
电子信息产业是广东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省高校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远远不能适应该产业发展。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省重点工科高校,每年招收一万余名本科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以及相关专业每年招收学生约占总数的8%,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学校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广东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建设,对广东省电子支柱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培养目标
为电子信息领域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素质全面、专业实践能力强,并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培养目标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2、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熟悉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实践特征和行业规范,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电子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4、具有科学严谨和求实务真的的学习态度和科研作风。具有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5、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点下设三个重点研究方向:
(一)电子科学与技术方向
1、射频与无线通信;
2、电路理论与应用电子技术;
3、微电子材料与器件;
4、光电子技术及应用研究。
(二)光学工程方向
1、新型微纳光电器件;
2、光电智能传感器件;
3、固体光学材料及光电器件;
4、激光技术及应用。
(三)材料科学与工程方向
1、无机发光和半导体光电热电材料及应用;
2、铁电压电、多铁材料与器件;
3、新型声学光学复合材料理论与应用;
4、环境与能源材料;
5、光纤通信与生物光学材料及器件。
四、学制与培养方式
(一)学制
学制原则上为3年,最长学习期限不超过5年(含休学时间)。
(二)培养方式
1、采取双导师制培养方式,即1个校内导师,1个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应由承担企事业单位应用型科研项目、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要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校外导师从行(企)业中聘请专业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熟悉行业发展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的高级专家担任,校外导师参与和负责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2、培养包括系统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等环节。课程学习环节为一年,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实践环节一般为一年,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完成;毕业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由校企双导师联合指导完成。
3、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