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正文

物理与光电工程_学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宣传简章


作者:    点击量:   更新日期:2019-06-19 

一、学院简介

     学院拥有材料物理与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三个学位授予点。材料物理与化学隶属的一级学科为省攀峰重点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电子科学与技术为省优势重点学科。学院有硕士生导师约45名,其中博士生导师6名,校级“百人计划”人才5名,“青年百人”计划人才14名。近五年科研经费平均年增长率达到40%。2018年到校经费578万元,连续13年完成学校要求的指标。学术成果质量显著提升,2018年申请专利153件,其中发明专利91件,实用新型专利62件;授权发明专利83件,授权发明专利18件,实用新型专利65件。2018年发表索引论文9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6篇,EI收录论文4篇,学院拥有光电材料与器件、射频通信技术等科学实验室,还拥有光电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导师风采

       胡义华教授: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电子科学与技术“优势学科”学术负责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 主持或参与省、市等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固态发光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地研究,在国际、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80多篇,其中130多篇被国际权威索引SCI收录。

       何  苗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微纳光学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包括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微纳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制作。他作为项目(或子课题)负责人已成功主持科研项目19项(包括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件。

     唐新桂教授: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硅酸盐学会溶胶凝胶分会理事。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0项,参与完成国家、省市项目20多项。是国际Chem Mater, ACS Appl Mater Interf,J Mater Chem C, J Am Ceram Soc等20几种国际刊物的特邀审稿人。近年来与合作者一起在Chem Mater, Acta Mater, Appl Phys Lett, Scri Mater等国际刊物已经发表SCI收录论文140多篇。爱思唯尔出版社与科学网2015年2月9日新闻报道、2016年1月29日报道。唐新桂教授多年入选物理与天文学领域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林福民教授: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本科,复旦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硕士,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曾主持国家、省市和企业横向等科研项目,参加过国家863-807重大专项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几篇,其中SCI或EI收录三十几篇,申请发明专利6件,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2件,独立编写1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目前主要从事大功率微波和THz波源、微波滤波器、射频天线与电路等方面的研究。

      周金运教授: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光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光学学会理事,广东省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之“激光与光电技术”学科方向带头人。 近年来,从事光刻技术研究工作,发表SCI、EI收录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科研项目9项,有7件授权专利。

   董华锋教授: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近年来,主持国家、省部科研项目4项,参与完成国家项目3项。是Phys Rev B, Appl Phys Lett, J APP Phys, 中国科学等国际刊物的审稿人。近年来与合作者一起在Phys Rev B, Nano Lett, Chem Mater, Appl Phys Lett等国际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30多篇。曾获得“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和清华大学物理系吴有训奖。

 

三、科研团队

       发光材料团队

      从事荧光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包括长余辉材料、LED照明用荧光材料及相关器件。团队拥有完善的材料合成和荧光性能测试设备,包括单光子计数器、荧光光谱仪、荧光寿命测量系统、热释光光谱仪等。近年来,团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近三年发表SCI收录论文近120篇;申请专利30件。培养的研究生质量高,近五年获得省优秀硕士论文两篇,优秀博士研究生一名,优秀硕士研究生一名。其中团队培养的博士生吴浩仪同学作为百人计划引进我校,成为团队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光电技术团队

本团队从事“微纳光学与光刻技术”(省内高校独特方向)研究,在国内率先对大面积投影扫描式激光光刻进行研究,经专家评审为 “国内原创性工作,属国内领先”。并对光刻制造专用设备、数字光刻关键技术和微纳光子器件设计与加工等进行研究,近五年来,主持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3项面上、3项青年和1项物理专项)和其它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8项;获授权专利13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9件);发表科研论文8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5篇)。

      射频技术与器件团队

      主要从事大功率微波和THz波源、微波滤波器、射频天线与电路、无线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等方面的研究。近五年承担了国家、省市和企业横向等科研课题30多项,到校研究经费达400多万。共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其中SCI或EI收录20多篇,申请专利和著作权等十几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著作权1件,出版教材5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还有3项产业化成果,为合作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千多万。

      电子信息材料与能源器件团队

      主要从事半导体存储器材料及应用、压电材料与传感器、能源材料与储能器件研究。涉及忆阻器材料与存储特性,包括CMOS器件、隧道电子器件、闪存(Flash)器件、压电电声器件、压电厚膜与生物医学传感器器件、钙钛矿太阳能光伏材料与器件、铁电(反铁电)厚膜及其储能器件、环境保护与生物降解材料等。近五年承担了国家、省市和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到校研究经费达600多万元。共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1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十几件。

     计算物理团队

   主要从事超硬材料、二维柔性电子材料、新能源材料的预测与合成,声超常材料特性、声学超表面设计及声波操控技术、声辐射力研究,萤光发光材料的机理研究。近五年承担了10项国家项目、5项省市科研项目,研究经费达460多万。共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7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5件。

 

四、特色培养

        1. 个性关怀和培养:关注学生心理和思想动态。备有研究生心理互助队员,并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互助队员培训。密切关注研究生思想动态,教育、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导师与研究生保持密切联系,导师对研究学术上个性化培养,生活中也有父母般关怀爱。

       2. 学术交流活动踊跃。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课堂教学中注重讨论和交流。

       3. 研究生培养质量高。积极开展以研究能力培养为宗旨的研究生教育,提升学术成果。近几年,研究生生均发表SCI论文、研究生获省级奖励的比例、研究生就业率等指标都居学校前列。

 

五、研究生成果/品牌活动

近三年来,研究生发表三大索引收录论文29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超过181篇,包括近80篇的一区和二区的论文。多年来,研究生人均发表的SCI收录论文数在全校名列前茅。此外,近三年申请专利超过250件。

“精彩广州,研途有你!”。学院组织研究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包括学术讲座,光电讲堂;组织拔河、篮球、羽毛球、校运动会等体育活动;举办迎新及毕业晚会、郊游等活动使同学们彼此了解,增进友谊。

 

六、研究生就业

研究生培养符合广东省产业需求,四年总体就业率达到100%,12%左右的学生进入985、211的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其他学生的就业单位涵盖了高校、研究所、机关和企业等。平均薪酬超过6500元/月,高于广东省硕士研究生的收入。

 

 

上一条:物理学院2018-2019学年度优秀研究生导师申报公示
       下一条:关于做好2019年“千苗计划”研究生优质生源培养库建设的通知

关闭